1. 经济林可以种植药材吗
是的。
经济林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或药材为目的的林分,是针对林木而言,不是针对林地。果树虽然种在田里,但它也是成片的林分,而且以生产果品为目的,所以是经济林。2. 经济林可以种果树吗
经济林不属于商品。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是我国五大林种之一,也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
商品林是指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包括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自留山个人所有的薪材除外)。
3. 经济林可以搞养殖吗
可以,但是必须经过当地林业部门的审批。审批后造成以下流程一、向本村村委会提交土地建设养殖场的申请书。
流程二:去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部门备案,需要提交养殖场设计平面图,审批标准为厂房内有隔离饲养生产区,3000米内没有屠宰场、动物隔离区、农贸市场等,养殖场1公里范围内没有居民区、饮用水源、学校、医院、公路铁路等。
流程三:去县国土局办理厂址修建审批手续。
4. 经济林可以种植农作物吗
农村承包土地是否可以搞绿化树木种植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该土地是属于基本农田的,则不可以改变土地用途而进行绿化树木种植。
2、如果不属于基本农田的,则应该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来处理。如果在合同中约定 可以进行绿化树木种植的,则可以按合同约定种植;如果合同中约定 的是其它用途的,则不可以进行绿化树木种植。
5. 经济林可以种植药材吗视频
一般每亩地养鸡50只左右为宜。
一、果园的选择 这种模式对林果地的要求不严,经济林(梨园、桃园、果园、高架葡萄园)、“四旁”林、用材林等均可养殖。必须注意的是,鸡性情活泼,喜飞跃树木枝头,为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不宜选择处于幼龄期的林果地,树形矮小的林果地,如:花园、矮化果园等也不宜养殖。为了给鸡提供充足、优质的青草,树木间可套种蔬菜、牧草,如白菜、白三叶等。
二、适宜养殖的品种 果园养鸡饲养管理条件不高,因此,所养殖鸡的品种要求适应性较强、耐粗饲及抗病力强等。最适宜养殖的品种,首先,为地方土种鸡,其次,是地方杂交鸡,再次,是良种蛋鸡,一般不宜养殖大型肉鸡。
三、养殖规模的确定 果园养鸡是实行放牧散养,养鸡规模必须根据林果地的面积大小合理确定,一般每亩地养鸡50只左右为宜。密度过大,则不利于果木日常管理,也会使鸡粪自然净化困难,造成环境污染;密度过小,则会削弱林果地的利用效率.
6. 经济林一般种什么
叫林地。林地就是用来种树木的土地。
7. 经济林可以套种农作物吗
(一)农作物
1.补偿对象认定。原则上为实际耕作土地的居民,蓄滞洪区内行政事业、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耕作的农作物不予补偿。承包土地为订立有合法承包合同的各类承包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土地,实际耕作人为补偿受益人,但原承包人与实际耕作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2.具体补偿标准。粮食作物(含水稻、玉米、薯类、豆类等),每亩补偿749元;常规经济作物(含花生、芝麻、棉花等),每亩补偿1326元;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含瓜果、莲藕、芡实、食用菌、中草药等),每亩补偿4405元。
(二)专业养殖
1.畜牧专业养殖。
(1)补偿对象认定。因蓄滞洪运用导致畜牧养殖受到损失并达到专业养殖标准的畜牧专业养殖居民,区内行政事业、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养殖的畜牧不予补偿。畜牧专业养殖标准:生猪养殖规模存栏20头或年出栏50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5头或仔猪年出售100头以上;肉牛存栏或年出栏10头以上;肉禽养殖规模存栏300只或年出栏2000只以上,蛋禽养殖规模存栏500只以上;羊养殖规模存栏或年出栏30只以上。
(2)具体补偿标准。育肥猪每头补偿1047.7元、种猪每头补偿1915.1元、仔猪每头补偿556.4元、肉牛每头补偿11207.3元、架子牛每头补偿7166.5元、肉羊每只补偿1140元、羔羊每只补偿425元、开产蛋鸡每只补偿18.3元、蛋雏鸡每只补偿1.6元、肉鸡每只14.5元、肉雏鸡每只补偿1.2元、肉鸭每只补偿18.7元、肉雏鸭每只补偿2.2元、肉鹅每只补偿58.3元、肉雏鹅每只补偿10.3元、淘汰成年鸽每对补偿21.7元、乳鸽每对补偿10元、生产种鸽每对补偿66.7元、蜜蜂每箱补偿558.4元。
2.水产专业养殖。
(1)补偿对象认定。因蓄滞洪运用导致水产品损失并达到专业养殖标准的水产养殖居民(含稻渔综合种养居民),区内行政事业、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损失的养殖水产品不予补偿。水产专业养殖标准:精养鱼塘1亩(含)以上、普养鱼塘5亩(含)以上、自然水域(湖泊、水库、河沟)养殖面积50亩(含)以上,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为10亩(含)以上。其中:精养鱼塘指养殖设备比较完备,按精养高产规范要求投放苗种、投喂饲料,防治病害及日常管理。
稻渔综合种养统一在“专业养殖”类申报,不得在“农作物”类重复申报。受补偿的水产养殖户,承包国有水面的,必须持有合法承包合同、水域滩涂养殖证和承包费缴费凭证;承包集体水面的,必须持有合法承包合同和承包费缴费凭证。受补偿的稻渔综合种养户,须持有耕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耕地流转合同,田间设有防逃设施。
(2)具体补偿标准。精养池塘每亩补偿4857.9元,普养池塘每亩补偿1943.2元,自然水域养殖每亩补偿968.6元,稻渔综合种养每亩补偿1323.8元。水产养殖实行最高限额补偿,最高补偿额不得超过280万元。
池塘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未达到专业养殖标准的,按照实际承包面积比照常规经济作物(1326元/亩)进行补偿;自然水域养殖未达到专业养殖标准的,按照实际承包面积比照粮食作物(749元/亩)进行补偿。
(三)经济林
1.补偿对象认定。区内常住户口居民和在蓄滞洪区内承包土地的区外居民在已经运用蓄滞洪区内发展的经济林。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土地,实际经营人为补偿受益人,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树种:在地杨树、杞柳、紫穗槐、果树、葡萄树、绿化苗木、花卉等。由于区域气候特点和经营习惯差别,各地发展经济林树种差异较大,不在上述树种范围的经济林计入蓄滞洪区居民财产损失核查明细表经济林栏的“其他”列,并注明具体树种名称。
规模: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片经济林木,要求小班种植面积在1亩及以上,按棵承包的,可按每56棵折算成1亩的方法计算。
凭证:受补偿的经济林种植户,应当持有《林权证》;如暂未取得林权证的,应当持有相关土地合法经营的合同或协议,或者持有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审核确认林木权属的书面证明材料。
行洪区及蓄洪区内的行洪通道上种植的经济林不予补偿。经济林套种农作物的受淹土地,按照就高原则,只计算一种,不得重复计算。区内行政事业、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种植的经济林不予补偿。
2.具体补偿标准。实行亩均定值补偿,每亩补偿2003元。
(四)居民住房
1.补偿对象认定。因分洪蓄洪遭受损失的区内常住户口农民合法住房的主体部分,其他搭建的附属建筑物不属于补偿范围。
灾后享受国家统一建房补助政策的区内居民,其住房损失不予重复补偿。已安排移民迁建并获得相应补助资金的群众,其原老房水毁损失不予补偿。2020年对已运用的蓄滞洪区安排移民迁建计划的,则住房水毁损失不予补偿。
2.具体补偿标准。根据农民合法住房主体部分受损程度,农房受损补偿标准如下。
(1)农房损毁轻微。主要是因水泡造成房屋地坪、门窗、墙面等表面受损,需要进行局部修缮。补偿标准为50元/平方米。
(2)农房损毁较重。主要是因水灾造成农房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等情形,构成局部危房,系C级危房,需要修缮加固。补偿标准为120元/平方米。
(3)农房损毁严重或倒塌。主要是农房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农房整体出现险情等情形,构成整幢危房,系D级的危房,需要重建。补偿标准为:砖混结构840元/平方米、砖木结构700元/平方米、土坯结构560元/平方米。
(五)家庭农业机械、役畜和家庭主要耐用品
无法转移的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役畜和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主要补偿因来不及转移所造成的水毁损失,能转移而不愿转移的不予补偿。家庭农业生产机械主要包括电(动)机、柴油机等农用生产机械。役畜主要包括牛、马、骡、驴等从事农役的牲畜(不含幼畜)。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主要包括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主要家用电器。以上三项按水毁损失的50%补偿,但登记总价值在2000元以下的,按照水毁损失的100%补偿;水毁损失超过2000元不足4000元的,按照2000元补偿。
(六)下达转移命令和运用准备通知,由于情况变化未实施蓄滞洪的国家蓄滞洪区转移人员
按照具有常住户口的实际转移区内居民人数(不含行政、非农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定额补偿,每人补偿840元。
8. 经济林可以做什么项目
可以,光伏是可以占用乔木林的
光伏用地可以使用乔木林,但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禁止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有林地、疏林地机器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光伏电站建设应避让成片灌木林区域。可以使用灌木覆盖地低于百分之十的林地,灌木覆盖度低于百分之三十的林地,可适度发展光伏电站;灌木覆盖度高于百分之三十的林地,原则上不能发展光伏电站。
9. 经济林可以种植药材吗为什么
呃,经济林地是可以养殖,养殖,建设倡导如果说呃不破坏,在不破坏,当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也饿也放。这样既可以增加所养殖的动物的品质也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且会为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贡献。比如说养牛,牛粪可以使呃作为这里的肥料。促进这一块的生态环境生长。
10. 经济林可以种地吗
把树木砍掉改种玉米是不愿意定违法,如果毁林等做法隶属违法,如果是城镇居民和工人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能够砍伐变换使用。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限定进行采伐;乡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违法占用林地是指未经法定流程审批、登记、核发证书、确认林地使用权而占用林地的做法,违法占用林地的做法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
(1)未经准许占用林地,即未经国家土地管理机关审核,并报经人民政府准许,而私行占用林地;
(2)超出准许的数量占用林地,即少批多占林地的,其中一部分林地的占用经过合法准许,一部分林地的占用则未经准许;
(3)采取欺骗手段欺骗准许占用林地,主要是以提供虚假文件、谎报用途或借用、盗用他人的名义申请等欺骗手段获到准许手续而占用林地。私行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是指在违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作物、堆放或排泄废弃物等做法或进行其他非林业生产、建设,导致林地的原有植被或林业种植要求严重毁坏或严重污染的情形。